• 2024

    11-15

    卷死双11,反思国内电商

          中国电商行业虽然仅发展了二十余年,却已几度沧海桑田。       从2020年到2024年,两大巨头阿里+京东的市占率下滑超过20个百分点,丢失的份额被拼多多和直播电商挤占,后者的GMV从2020年的数千亿飙涨到了现下的接近6万亿。与此同时,“低价为王”的逻辑继续横扫全行业,平台之间的价格战重燃战火。       貌似如火如荼,但整个电商行业的生态却明显呈现出亚健康:商家的抱怨日益沸腾,工厂的利润进一步趋薄,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投诉愈演愈烈,带货主播们则接二连三“塌房”,“仅退款”等平台政策引发无数争议,“内卷”一词成为全行业共识。       在很多从业者的眼里,这5年是中国电商行业“原地踏步”的5年。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是,中国电商行业的集中度在持续下降。       回望2014年,仅阿里和京东两家公司的GMV总和就占到了中国电商行业总规模的80%,十年后的2023年,组成80%占比的公司扩大到了5家:32%的阿里、17%的拼多多、15%的京东、11%的抖音和5%的快手。       2023年,阿里实现了约7.9万亿GMV,相比2020年增长有限;拼多多紧跟其后(4.1万亿),增长超过140%;京东以3.7万亿的GMV排在第三位,抖音电商(2.7万亿)和快手电商(1.18万亿)也都踏入了万亿门槛,且二者的增速都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大多数行业的竞争格局都是从分散到收敛,这是商业世界惯有的认知。中国电商行业本应遵循此条轨迹,在早期的易趣、卓越、新蛋、拍拍、一号店等公司陆续退出后,市场格局在2012年之后趋于稳定,但之后却再次分散。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基础设施的“公用化”。       中国电商的崛起离不开两项基础设施——物流和支付的建设。前者由“通达系”、顺丰等公司在国家交通体系的基础上携手建设,后者则是由阿里领衔普及的全民电子支付。当下中国这两项基础设施已经领先全球。       此外,电商基础设施还包括数百万的中小电商卖家,以及围绕它们形成的营销、仓储、代运营、售后、SaaS等服务生态。正是借助这繁荣的产业链和完备的基础设施,中国电商产业在供给侧实现了商品的极大丰富和履约成本的持续下降。       但电商基础设施的公用化,也意味着老玩家无法对新玩家建立起足够高的壁垒,只要新电商平台跨过一定规模门槛,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成熟的基础设施,抵消老电商平台的先发优势。以物流为例:中国目前存在着至少7张全国性的电商快递配送网络(三通一达+顺丰+京东+极兔),他们大多对平台没有绝对忠诚度,给钱就能干活。形成对照的是,亚马逊在美国拥有独占式的物流优势,高壁垒帮助它保持了遥遥领先的市场占有率。       2018年前后,中国电商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已经饱和,网购渗透率超过了70%,用户规模的增量空间已趋见顶。从那时开始,中国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逻辑,就已经从“供给侧”的效率比拼转向了“需求侧”的用户抢夺,整体市场容量的停滞和“需求侧”逻辑的上位,给行业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变化。       在老牌巨头们正打算过上安心日子之时,新玩家们发起了新一轮攻击。攻击手段尽管五花八门,但一个明显的共通点就是,对消费者进行“即时满足”。       比如重塑购物场景。以往我们购物时,需要在搜索框里输入商品,然后翻看上百条结果,读评价,看评分,费时也费脑。现在,网购行为被嵌入到社交网络和内容平台里,聊天时、看直播时、刷短视频时都可以很方便地购物,一句“家人们,买它!”就足以让人脑子一热。       再比如在售后等政策上严重倾斜消费者,对平台商家采用罚款、“仅退款”等方式进行压力管理,尤其是“仅退款”,买家只要有一点不满意,就可以动动手指在不把商品退回的情况下获得全额退款,真的体验了一把当“上帝”。       但最厉害的大杀器,还是“低价”。       一位投资人曾经评论道,如果有平台能把“低价”变成自己的渠道心智,那这两个字就值500亿美元。       淘宝的定位通常是“万能货架”,京东的定位是“正品+配送快”,山姆会员店的定位则是“量大质优”——这寥寥数字的标签,背后都是电商平台长年累积的资本投入。       率先把“低价”标签抢到手的是拼多多。依靠算法聚合的白牌商品以及真香出圈的百亿补贴,拼多多成功让用户形成了“这里最便宜”的心智。2020年后,在消费乏力面前不得不低头的阿里和京东也开始跟进低价策略,类似“仅退款”的极端售后措施也扩散至其他平台。       低价策略在“反内卷、反通缩”的社会背景下引发了不少争议。在商家和生产者眼里,极端追求低价严重侵蚀了产业链的合理利润,损害了商业的可持续性,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个长期极端低价的商品池,其假冒伪劣的比例也会相对较高。       全社会都出现了一股对“内卷”的反思潮。一方面,内卷的社会能提供廉价的商品和服务,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到低价包邮和随时配送的外卖;但另一方面,恰是普通人构成了劳动者群体的大多数,内卷导致的低薪酬低福利与高强度工作,大部分还是由劳动者来承担。       电商的内卷,是全社会内卷的子集,电商从业者也抱有同样朴素的愿望:在健康的商业规则之下,自己的劳动能获得合理的回报。长期看,如果一个行业只有极致内卷的玩家能够胜出,那么短时间获得了即时满足的群体,最终也会付出代价。       这方面,山姆、Costco和奥乐齐(ALDI)等外来零售巨头给我们上了一课。       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商店,其国内会员数从2017年的100万个飙升到2024年的550万个,续费率高达80%;营业收入在2023年超过了800亿,带动沃尔玛集团整体成为中国线下零售第一。       Costco尽管在中国只开了6家门店,但其高性价比的产品极受追捧,其自营品牌Kirkland Signature在2023年全球营收超过了560亿美元,是山姆自营品牌Member's Mark的两倍多。来自德国的奥乐齐也多次凭借9...

  • 2024

    10-25

    既然杀不死对方,那就一起搞钱吧!

         马云和刘强东握手了。上周,中国互联网最炸裂的消息,莫过于京东旗下京东物流与阿里巴巴旗下淘天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京东物流将全面接入淘宝天猫,平台商家将能够选择京东物流发货,这意味着京东物流或将覆盖全球体量最大的电商、商家与用户,市场前景空前绝后。在停用支付宝长达13年后,京东也计划将其再度引入平台,此外还将接入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作为包裹代收站点。      最近“拆墙”似乎成了新的热词。就在9月底,预热了大半个月的淘宝接入微信支付终于落地,一方是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一方是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这次打通对于电商行业乃至整个互联网而言都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而此前,这俩巨头已经互相屏蔽了11年。      2013年,微信发布5.0版本,新增银行卡绑定功能,开始进军电商和支付行业,触碰了阿里最核心的利益。同年11月,微信用户发现,在微信内点击任何淘宝链接,都会被自动导向淘宝APP的下载页面。微信立即停止将淘宝相关链接导向淘宝网站,并提示用户该地址已被屏蔽。之后,淘宝便一直没有与微信支付合作,屏蔽了微信的各个接口。在淘宝购物,用户只能开通支付宝,淘宝也禁止卖家粘贴微信支付二维码。      刘强东与马云也曾是宿敌。曾经口无遮拦的马云对“京东模式”放出过悲观论调,认为该模式存在致命的方向性问题,前景堪忧。对此京东很快发表了一篇文采斐然的战斗檄文,讥讽马云应该心怀虚无之念,不必妄自多情。紧接着刘强东在京东年会上高调暗讽阿里,指出淘宝假货水货横行,而京东未来会成为中国最大的民企。      京东电商、淘天电商其实各有千秋,也各有短板。京东深耕物流多年,主打速度快、大商户多,而淘宝则主打便宜、小商户多。      2011年,京东宣布因为费用太贵,与支付宝停止合作,在京东购物,最常用的是微信支付。      到了2013年,阿里联合几家物流公司,成立了菜鸟网络,提升物流服务,对标京东物流。      同年,京东拿到了支付牌照。2014年2月,京东推出先消费后付款的京东白条;2015年,大家熟悉的花呗问世。      2014年对中国电商而言是关键的一年。京东、阿里同在一年IPO,战争进一步升级。当年3月,京东与腾讯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5月,京东宣布在微信的“购物”一级入口正式上线。      京东与社交平台的合作启发了阿里,阿里遂决定在2014年4月以5.86亿美元购入微博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微博总股份约18%,不甘示弱地抢占社交平台通道。 ……      那些年风起云涌,“猫狗大战”硝烟四起,如今盛行的“双11”、“双12”、“618”等等,都是双方比拼留下的互联网历史产物。      在京东和阿里都在“专注对方”的同时,有一家企业在夹缝中悄然生长,惊艳所有人,这家企业就叫字节跳动。      字节也并不是没有受到火力集中攻击。眼看今日头条做大,阿里花300亿人民币收购了UC,腾讯做了天天快报,但都没有遏制住今日头条用户数飙升。      字节在2016年9月推出抖音,仅14个月用户数就破亿。腾讯在2017、2018、2020年多轮投资快手,自己还做起了微视,但也只能眼见抖音日益壮大,直到近几年的视频号才有了起色。      抖音做短视频社交,获得了大量的用户使用时长,此涨彼消,消的是同样做社交的腾讯。2018年,微信屏蔽了朋友圈中的抖音短视频链接,抖音用封杀来形容这一操作。      因而在很长时间里,我们在微信分享抖音视频,一样需要复制链接、粘贴网址、好友复制,好友打开App……      与分享淘宝商品,步骤不能说是相似,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但是腾讯无法阻挡字节,后者反过来触角逐渐延伸至电商、影音、游戏、网文等领域,除了电商,剩余的业务与腾讯的重叠度极高。      字节跳动旗下抖音海外版(TikTok)速度更快得“一鸣惊人”。据第三方调研机构统计,TikTok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总下载量超49亿次,月活用户超15亿。国内抖音不及TikTok,也有9亿用户,别说“出海”找增量,增量集中到TikTok身上,就算国内抖音用户体量及电商渗透就够淘宝天猫喝一壶了。      为什么会建墙?无非是抢用户,抢商家,在支付、物流等领域建立自己的壁垒,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各自生态互相竞争的App,不仅在早期为了争夺用户数量烧钱补贴,即便是在用户数沉淀以后,还要争夺用户使用时长,把用户尽可能留在自己的生态中。      此一时彼一时。时至今日,国内电商市场增量空间逐渐触顶,整体行业环境回到对存量的挖掘。      巨头们出尽百宝封来封去,折腾得精疲力竭,到眼下终于发现没法堵死对手。阿里与京东的强项仍在电商,腾讯在社交和游戏这块一家独大,而字节跳动,业务从内容走向了电商和本地生活的交易,走向出海。      经过反思,巨头们不再排斥抱团取暖。      拆墙的苗头,其实早就有了,2021年7月,工信部启动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活动,9月9日召开了“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要求限期内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参会的企业包括阿里、腾讯、字节、百度、360等。会上提出,“合法链接的正常访问,是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要求”,互联互通是必然选择。      一个星期之后,QQ上就可以打开抖音和淘宝的链接,11月29日,微信也跟进了。      最近这一波大范围在业务上拆墙,既是监管政策推动下互通互联的趋势,更是受激烈的电商市场竞争所驱动。当下国内电商已过了增量市场时期,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兴力量崛起,对于传统电商巨头无疑是压力。      商业闭环能防止用户外流,但生态想要取得新的增长,仅仅靠墙内的用户已经不够,这时候的办法就是开放城门,把对方的用户也放进来消费,相当于发展旅游业,提高 GDP。      单打独斗难以为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推动共同发展。既然谁也无法杀死对方,与其两败俱伤,不如一起高效搞钱吧!      于是,淘宝支持微信支付,微信里能直接访问淘宝并支付,京东和阿里也就物流和支付达成合作。      对于消费者而言,开放无疑增加了自由选择的机会。尤其是对那些习...

  • 2024

    10-11

    从热钱流向,看当下出海关键词

         继2023年的“出海元年”之后,2024跨境电商赛道是否依旧保持热度?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从2018年的1.06万亿元,到2023年的2.38万亿元,5年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态势始终稳定。      跨境贸易增长的背后,中国企业、产业供应链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出海热潮下,中国企业感受着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的温度变化,也在大航海时代的磨砺之中,看到更多机遇与挑战,越来越多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和平台化工具进入国际市场。走向世界,已是大势所趋。      融资状况也是判断行业走向的重要风向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9月份,具有中国背景的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总共达成66起投融资事件。根据相关报告数据,2023年1月至10月,共有153家出海企业发生172起投融资事件,其中与跨境电商行业相关的细分赛道(包含智能硬件、跨境零售、金融与物流服务等)共计63起。      继2023年的“出海元年”之后,2024跨境电商赛道是否依旧保持热度?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从2018年的1.06万亿元,到2023年的2.38万亿元,5年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态势始终稳定。      跨境贸易增长的背后,中国企业、产业供应链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出海热潮下,中国企业感受着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的温度变化,也在大航海时代的磨砺之中,看到更多机遇与挑战,越来越多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和平台化工具进入国际市场。走向世界,已是大势所趋。      融资状况也是判断行业走向的重要风向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9月份,具有中国背景的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总共达成66起投融资事件。根据相关报告数据,2023年1月至10月,共有153家出海企业发生172起投融资事件,其中与跨境电商行业相关的细分赛道(包含智能硬件、跨境零售、金融与物流服务等)共计63起。      不少新锐品牌都在天使轮或种子轮获得了资本青睐,如移族创新(ETAKER)、FOSHO、特宙斯(Tezeus)等,涉及的细分赛道覆盖广泛,从户外储能、电动工具、饰品等传统品类到智能戒指、E-bike等新兴品类,呈现出高度多元化的投资风向。      而在后期轮次中,各类跨境服务商与强供应链企业占据了主流。前者如易芽EasyYa、星商(Starmerx)、易达云EDA等,后者则有惠康科技(Hicon)与帅克宠物(KAITZ)这类在主营品类上出货量庞大、兼营代工业务的制造商龙头。      在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几类特定的产品与服务商格外受资本追捧,并在细分赛道上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融资集群。      首先是各类机器人产品,包括智能清洁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多种细分类目。在本次统计的46家获得投资的出海品牌中,有多达10家企业专注于此,且不少品牌都属于业内专家下海单干,是处于早期阶段的“潜力选手”。      融资金额最大的是以“人形机器人”蜚声海外的宇树科技(Unitree)。2023年底,国际机器人行业权威网站The Robot Report整理了北美机器人市场年度九大热点话题,宇树正是其中唯一被提名的中国企业。      另一值得注意的细分方向是以元鼎智能(Aiper)为代表的智能庭院清洁机器人。元鼎智能专注于欧美庭院智能场景,是目前中国泳池机器人出货量第一的品牌,在全球也能排行前三。它的爆火不仅是借了“智能化”的东风,更多的还与欧美社会的人居环境(私家花园总计达2亿个以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智能可佩戴设备也是资本宠儿,包括AR眼镜、智能夜视仪、智能戒指等多种产品形态,品类占据7次融资事件。与AR眼镜相关的融资就有5起,使其成为智能可佩戴设备谱系下最重要的细分类目。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R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65万台,同比增长27%,预计2026-2027年还将实现倍数增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35%以上。在这条赛道上,雷鸟科技无疑是重量级玩家。这匹成立于2021年底的“AR黑马”,短短数年内就冲到了全球AR眼镜出货量的前五名。惊人的成长速度,也为其拿下了今年先后两次、共计5亿元的投资。      电动两轮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等在内的一系列相关产品,一直是近几年来品牌出海的热门赛道。据市场研究公司Meticulous Research的预测,欧洲电动两轮车市场从2021年到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43.1%,市场规模将达到2106.3亿美元。而Mordor lntelligence报告则显示,2023年北美E-bike市场规模约为28.9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5.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33%。      伴随着入局者的不断增多、竞争的日趋同质化,这个赛道也正在面临一场供给过剩、内卷加剧的行业动荡,但在红利期打下基础的一批头部玩家依旧业绩坚挺,获得了投资界的肯定。大鱼智行(DYU)、派电科技(PAI)以及URTOPIA都斩获了亿级规模的融资,可见资本市场对于在市场占有率和供应链方面具备硬核实力的成熟企业依旧葆有充足的投资信心。      除了出海品牌之外,在指向跨境服务商的诸多融资事件当中,也不难窥见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投资方向是物流供应链领域。      在本次统计的19起服务商融资事件中,物流供应链行业占比超过40%,达到了8家之多。在投资者眼中,能否保证货流稳定,依旧是跨境电商领域中最有分量的问题之一。      这8家相关企业又大致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其一,是以易芽EasyYa、绿森工业品为代表的类平台型B端采购服务商,通过大数据链接跨境工厂与跨境卖家,为客户打通跨境供应链上货品流通的内部壁垒;其二,则是以易达云EDA、泛鼎国际、优品美、UniUni等为代表的,聚焦于海外仓储、跨境物流、中程尾程派送等传统物流业务的服务商,旨在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履约服务。      在融资榜单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一些贯穿始终的投资线索。      “智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在全部获融资企业中,有至少20家都将自己与“智能”或“AI”这样的概念相捆绑,试图塑造“强智能”的品牌心...

  • 2024

    09-29

    外贸老三样之服装,迎来出海春天

         从“双11”到“618”, 大型购物节表现惨淡,消费需求持续疲软,国内电商市场“高增”不再,平台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跨境电商间的竞争又进入新一轮白热化。      “出海四小龙”集齐了阿里的速卖通、拼多多的TEMU、抖音的TikTok电商和新晋快时尚巨头Shein,一直缺席跨境电商的京东终于按捺不住,也希望能从海外市场分一杯羹。      7月底,淘宝服饰宣布“大服饰全球包邮计划”,据悉,这是一次全员ALL IN的S级项目。近日,内部人士透露,淘天有意进一步加码出海战略,将上述计划升级为“淘宝天猫出海增长计划”,把全球包邮从服饰品类扩容至全行业。      京东则推出了2024中国原创服饰招募计划的扶持,旨在挖掘并扶持中国原创设计师及服饰品牌,助力其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同时,京东宣布投入10亿,围绕服饰品类,进行产品优化、灵活供应链等提升。      很明显,淘天和京东不约而同选择从服饰赛道开始尝试,这是出海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之一又迎来了新风口?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国内服饰产业无可比拟的人力成本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国内服饰厂商承接了大量来自日本和欧美的纺织代工,通过产能模式出海,中国服饰品牌在这阶段陆续“开花”。      由于国内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加剧了行业内卷,也压缩了利润空间,更多服饰品牌开始通过出海寻求业绩增长点,比如李宁、安踏、波司登等。近年,随着“出海四小龙”崛起,中国服饰厂商也迎来了更便捷的出海方式。以Shein为例,其最早从服装领域起家,并提出了“小单快返”供应链模式,即先投放小批量产品进行测试,再利用终端数据反馈来确定哪些产品能够成为“爆款”,并进行快速返单。      这一模式背后,离不开国内成熟完善的服装制造产业支持,但从中也能看出,要找到“需求”,就必须走出去,因此淘天、京东均选择以服饰为切入口,进一步布局跨境电商。      首先,国内服饰需求放缓,但出海仍有红利。今年上半年,我国限额以上服装商品零售额累计5156.3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比2023年同期放缓14.7个百分点。      退货率高,是今年服饰行业的最大痛点。有商家表示,今年618的退货率高达80%,创下历史新高,已经远远高于能够盈利的50%“生死线”,“卖一件,亏一件”。      从全球市场来看,Statista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服装市场规模已达6730亿美元,是全球家具市场规模(3300亿美元)的两倍,庞大的体量意味着广阔的空间,由不得人不心动。      其次,出海不仅是服饰厂商寻找的新出路,也成了电商平台的新增长引擎。目前阿里、京东、拼多多都面临着各自的经营瓶颈。      今年上半年,阿里营收增速滞缓,净利润小幅下滑,其中,淘天集团实现收入1133.73亿元,同比下降1%,是六大业务集团中唯一收入负增长的集团。京东虽然保住了利润增长,但营收增速同样滞缓,其中核心业务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营收同比下滑4.65%。拼多多虽然营收和利润都暴增,但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增幅也开始放缓,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长期利润降低的趋势不可避免。      因此几大平台都在进一步整合资源,希望突破增长瓶颈。以阿里为例,虽然国内电商业务收入放缓,但在2024年第一季度,其海外电商营收增长45%至274.48亿元,旗下速卖通首推“半托管”,在欧洲市场已超越了亚马逊、eBay等巨头,成为欧洲第一大电商平台。      服饰是淘天传统优势品类,服装零售额占比超过35%,是占比最大的渠道。平台把服饰赛道作为出海重点也就不难理解,毕竟足够的商家规模,才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前提。      最后,服饰品类更能顺应出海趋势。Shein的发展足以看出,海外市场对时尚服饰的旺盛需求催生了丰富多元的细分赛道,国内电商平台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近年各个平台都在积极推动源头工厂模式,在支付、物流、售后、柔性供应链等方面都有成熟经验,也为服饰等非标品的出海提供了基础。      商家有探索新出海渠道的需求,电商平台有意进一步深耕跨境电商,双方自然一拍即合。但对于大部分传统服饰厂商而言,跻身跨境电商难度不小,因此淘天的“大服饰全球包邮计划”应运而生。      简单地说,现有的淘天商家只要加入计划,即可通过淘宝海外版、速卖通、Lazada等多个App面向全球销售商品,拥有自主定价权和货权。在收到海外订单后,商家把货发至国内的集运仓即可。淘天还承诺0退货、0退款、0运费险,为商家分担了经营成本。      这本质上也是另一种“半托管”,平台为商家兜底,商家则需要支付20%的抽佣,包括15%的跨境增值服务费和5%的基础服务费。      京东虽然还未就如何扶持服饰商家出海透露更多细节,不过以京东在国内一直主打的“直营模式”来看,大概率也会为商家提供“托管模式”,由平台来保障产品质量和物流售后。      时下流行的“半托管”,是平衡了商家自主权与平台运营策略、成本后诞生的较优模式。速卖通率先试水,TEMU和Shein随后加入,在美国试运行,迅速成为跨境电商的大势所趋。淘天、京东加入这面红海,又将如何打出差异化?      细究起来,淘天的“大服饰全球包邮计划”与流行的半托管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首先是商家的定价权。全托管模式下平台对商品拥有绝对的定价权,据悉即便在半托管模式下,TEMU的运营政策也很霸道,商家不接受议价就会被下架。淘天则将定价权给回商家,毕竟是深耕国内多年的资深平台,对如何调动商家积极性自有心得。      其次是经营策略。当跨境平台成为品牌商,往往会集中力量打造爆款,通过低价策略占领市场,借助规模优势实现盈利。但在淘天模式下,商家才是品牌商,有权选择高中低不同的定位,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路线,不再以单纯的低价作为唯一的竞争优势。      最后是更着重华人市场。据悉,淘天的“大服饰全球包邮计划”首期将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亚洲地区,预计未来日本、澳大利亚、...

  • 2024

    09-08

    苹果税之争: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这几天一个爆炸性传言甚嚣尘上:微信可能不支持iPhone 16,苹果用户升级后无法使用。这则新闻的烈度一时无两,国内有接近2.5亿iPhone用户,微信用户更是达到了13.27亿。各自这么大体量的用户群体,如果只能“二选一”,对双方来说都将是灾难性的。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二选一”在互联网行业一直都是大型科技公司限制竞争的重要手段。著名案例包括谷歌与欧盟的反垄断案、亚马逊与图书出版商的对抗、微软与网景的浏览器战争等等。国内有点资历的网民都还记得当年的“3Q之争”、“猫狗大战”,但像这次,需要在一个软件巨头和一个硬件巨头之间做出抉择,倒真是第一次。 当然事情没有这么悲观。现实不是爽文,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在各自领域都近乎头部级的企业,彼此的利益交集远超一般人的想象,过于戏剧化、非理性的决策都不太可能出现。目前苹果客服称“我们目前没有得到官方通知”,腾讯则明确表示是谣言。 矛盾的根源依然是苹果税。所谓苹果税,是指苹果对App Store上所有应用的数字内容消费均会抽取15%—30%的佣金。渠道费用会被称为“税”,从用词里就能感受到苹果的强势地位。苹果iOS本身有一种精英色彩,它为应用开发者们提供了一个既安全又稳定的平台,需要更高的开发和下载成本,甚至更高的宣发费用和形象认同,要“抽税”,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2023年苹果税全球收入高达22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0亿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超过400亿元。从App Store下载软件需要收费情有可原,服务器成本、人工成本,软件调用的API和系统功能也需要开发成本。但从开通App会员,到直播、短视频打赏,苹果都要抽走一部分,这就引发了许多争议。在抖音上,安卓用户1元钱可以购买10个钻石,苹果用户却只能买7个钻石,其他各类App开通会员时iPhone比安卓手机贵也很常见。 此前就有报道称,苹果公司正在加大对腾讯、字节跳动的施压力度,要求两家公司配合封堵微信、抖音中的支付漏洞,并称如果不取消开发者和用户绕过苹果生态的能力,未来将拒绝提供软件更新。 实质就是,苹果看上微信小程序游戏的利润了。《2024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472.67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小程序移动游戏总营收166.03亿元,占比高达11.27%,而且同比增幅高达60.5%,市场潜力巨大。从数据上看,微信是小程序游戏领域的霸主。 在微信小游戏中,部分开发者会通过游戏内客服聊天窗口,来引导玩家点击官网或外站充值链接来进行内购,从而绕过苹果的支付系统。对这块蛋糕,苹果不可能无动于衷。 微信作为中国社交用户数量最多的社交应用软件,地位非比寻常。在腾讯的生态里,微信本质上就是一个应用层的操作系统,与其它软件平台有着天渊之别。从这点上来看,微信跳脱出苹果,本身做支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微信小程序都是创作者自己贡献的,使用的服务器也是腾讯官方所有,难道仅仅因为用户用了自己买的iPhone,就要被苹果再收一笔钱? 小程序上线本身并不需要收费,但如果在各项开支之外,还要支付最高达30%的苹果税,已经cover了许多中小企业的毛利。一旦腾讯向苹果妥协,难免出现小程序游戏充值价格上涨,伤害到消费者利益。 近年来,由于对苹果税的不满,一些海外市场主体对苹果公司发起了诉讼,音乐流媒体服务商Spotify和游戏公司Epic Games都曾与苹果有过法律纠纷。 苹果税也引发了多个地区政府的涉入。2021年9月,苹果与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达成协议,音像书刊APP可在应用内分享网站链接注册交付,而不用通过应用内购买。同年,韩国通过《电信业务法案》修订案,要求苹果和谷歌在APP内完全开放第三方支付。 今年3月,欧盟就向苹果开出了18.4亿欧元的天价罚单,原因是其在音乐流媒体应用分发市场中滥用主导地位。 这系列动作让苹果公司在这些区域开始大幅下调苹果税。欧盟从原来的30%、15%两档,下调至17%、10%。美国地区下调为27%和12%。韩国地区从30%下调至26%。从目前看,中国地区的苹果税是全球收取最高的,仍旧是30%、15%。 其实,业界早都有“苹果和微信终有一战”的说法,但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这一战,不是APP适配与否的冲突,而是双方不同生态模式、创新范式的比拼,其中还存在商业逻辑和社会形象的反差。 苹果是精英、高大上的,但像微信生态里的小程序等,事实上是带有草根色彩的生态——不需要过高的技术门槛和开发、下载成本,即可快速接入相对开放的平台,触及广大用户,这更容易满足中小企业等草根需求。而当前者还要在后者身上强行征税,自然会引发巨大的反对声音。 从更根本上来说,这其实是封闭和开放,两个不同的生态运转模式之间矛盾总爆发。 这个问题其实在苹果早年的创业过程中就已经抛出,苹果选择了一种看似背离互联网精神的封闭模式,当时就备受质疑。之后苹果以无可置疑的品控,确保了封闭路线的可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今天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根本性解决,只是被延后了。 以微信为代表的更加开放的、以软件为依托的国民应用崛起,封闭还是开放的缠斗也再次上演。苹果税依托于一种封闭的逻辑,但应对更加开放的软件生态,已经开始捉襟见肘,无论是舆论抑或是监管层,苹果都渐渐落在下风。 1984年,苹果推出著名的“1984”广告,剑指当年的PC老大IBM,向人民传达了苹果的理念和目标:打破垄断,让计算机变得普通人可及而非控制人的生活。 1997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在他的带领下,苹果开始了强盛发展,推出了iMac、iPod、iPhone 和iPad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码电子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苹果不断地在打碎各种数码电子产品的墙,比如让个人PC轻薄,让智能手机离开物理按键,可以说现在大家手中的智能设备,几乎都是在沿用苹果的设计理念。 然而,如今的苹果似乎从当初敢于打破垄断的屠龙少年,变成了一条巨龙,正在通过各种手段来加速生态闭环,这与它曾经在大众面前展示的理想完全背道而驰。苹果利用自己当年一锤打碎的IBM PC垄断大墙优势,建立起了一堵新的墙,在这个墙内收取全世界苹果用户的税。 近些年,中国市场几乎成了苹果最大的摇钱树,特别是在2023年二季度,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 iPhone出货量最大的单一市场,用户超过2.5亿,占全球总用户30%以上,足以见得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但中国的用户,仍然在承受最高额的苹果税。 在中国市场,可以取代iPhone的手机厂商很多,能够取代微信的即时通讯App却很难找到。毕竟难的不是开发一款即时通讯App,而是如何让大家快速从微信切换到新的App。更何况安卓用户没有受到影响,根本没必要跟着iPhone用户换App。 达成妥协,而非闹到你死我活的境地,这是目前苹果与腾讯都愿意选择的解决路径。在长期的合作和博弈过程中,双方都逐渐形成了有显著区隔的行业生态和创新模式。微信生态更加开放、更加草根,而苹果更加封闭、更加精英,两种模式的背后伫立着不同的产品理念。理念之别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在技术与商业演进的历史进程中,注定会产生交集、交融甚至冲撞。如何在封闭模式下持续推进创新,如何在开放模式下打造令人惊艳的产品,这是个严肃的产品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商业模式竞争问题。 相关链接:中国区支持...

  • 2024

    09-04

    OpenAI的“草莓”要熟了?

          据外媒报道,随着OpenAI不断筹集更多资金,其研究人员正在尝试推出一款新的AI产品,在解决复杂问题上的能力超越现有AI。       知情人士透露,这款内部代号为“草莓”的新AI可能将在秋季作为ChatGPT的一部分推出。它可以解决此前从未见过的数学问题,这是目前的聊天机器人无法做到的,并且还经过训练能够解决与编程相关的问题。如果给它更多的“思考”时间,它还能回答客户关于更主观话题的问题,例如产品营销策略。       这一项目当下最重要的用处有两个:一是改进ChatGPT等现有产品,二是帮助OpenAI开发下一代旗舰模型Orion。目前OpenAI的估值已经达到860亿美元,但它的未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正在开发的Orion。       “草莓”项目的发布对Orion的训练至关重要——它可以为Orion生成高质量训练数据,减少幻觉。它帮助OpenAI克服获取高质量数据的限制,从而利用从互联网上提取的文本或图像等现实世界数据来训练新模型。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训练数据中的歧义较少,所以它猜测的次数较少”。       除了下一代旗舰模型,“草莓”项目的推出也能改进OpenAI的现有产品。OpenAI内部正在通过“提炼”过程简化和缩小“草莓”模型,使之能够在保持与较大模型相同性能水平的同时,更易于操作且成本更低。将“草莓”模型改进的推理能力融入ChatGPT中,可以帮助用户获得更准确的答案,但速度会变慢。这可能不适用于SearchGPT搜索引擎等用户希望能获得立即响应的工具,但非常适合对时间不太敏感的用例,例如修复GitHub中的非关键编码错误。 相关链接:中国区支持的其他支付方式名单 shopify的套餐费用明细

  • 2024

    08-21

    谷歌将是下一个微软,还是下一个AT&T?

          随着美国法院裁定谷歌的搜索业务违反美国反垄断法,美国司法部正在考虑一项罕见的措施,即拆分谷歌。此举将是自24年前拆分微软的努力失败以来,美国政府首次以非法垄断为由考虑拆分一家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如果美国司法部推进对谷歌的分拆计划,最有可能被剥离的部门将是安卓操作系统和其网页浏览器Chrome。司法部还考虑迫使谷歌出售其用于销售文字广告的平台AdWords。       目前讨论处于初期阶段。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已要求美国司法部和谷歌在9月4日之前提出一个确定该案解决方案的程序,听证会将于9月6日举行,以讨论下一步措施。       8月5日败诉之后,谷歌即表示将提出上诉,但梅塔法官已下令双方开始为案件的第二阶段制订计划,这将涉及政府将采取何种恢复竞争的措施,包括对谷歌进行分拆。如果谷歌最终被迫拆分,这将是自上世纪80年代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以来规模最大的美国公司拆分案。       谷歌基于搜索引擎发展在线广告和其他业务,逐渐成为市值高达2万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仅仅去年,谷歌就从搜索引擎和相关业务中获得了高达1750亿美元的营收。法院的裁决很可能会彻底重塑谷歌的核心业务,或者要求其放弃长期以来巩固其主导地位的做法。       裁决显示,谷歌垄断了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顶部的广告,即“搜索文本广告”,用于吸引用户访问网站。这些广告通过谷歌广告销售,谷歌广告于2018年更名为AdWords,为营销人员提供了一种针对与其业务相关的某些搜索关键词投放广告的方式。去年庭审的证词显示,谷歌约三分之二的总收入来自搜索广告,到2020年就已超过1000亿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美国司法部考虑迫使谷歌出售AdWords,即使不要求出售,也可能会要求实现“互操作性”,使其与其他搜索引擎无缝运行。       司法部官员探讨的另一个选项是要求谷歌将其数据剥离或授权给竞争对手,如微软的必应或Duck-DuckGo。裁决显示,谷歌的合同不仅确保了其搜索引擎获得最多的用户数据(是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的16倍),而且这些数据流还阻止了其竞争对手改进它们的搜索结果和有效竞争。但谷歌曾公开表示,共享数据可能会引起用户的隐私担忧,因此它只提供符合特定阈值的搜索信息。       在以往的案件中,要求垄断者允许竞争对手获得一些技术是一种补救措施。2000年,微软在反垄断案件中被裁定败诉,也一度面临“分家”危险,微软最终付出了高达18亿美元的和解费用,被禁止参与可能损及竞争对手的排他性交易,并被要求开放部分源码。       如果谷歌不得不拆分,安卓操作系统和Chrome浏览器将是最可能被剥离的业务部门,这两种产品的用户数量极其庞大。全球约25亿台设备都安装了安卓系统,谷歌还进一步要求设备制造商签署协议,预装Gmail、Google Play商店等应用程序且无法卸载。如果安卓操作系统被剥离,谷歌将直接失去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几天前,谷歌刚刚举办年度硬件发布会,展示最新的手机等硬件产品系列,其中包括谷歌Pixel智能手机。在活动上,谷歌高管使用Pixel演示Gemini AI效果,并且率先发布语音模式Gemini Live,截胡OpenAI的AI语音功能。       如果失去安卓,谷歌就没有硬件基础,也无法确保数十亿人将在日常生活中首选由Gemin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空有Gemini,没有安卓,谷歌在这个关键领域中会陷入困境。       硅谷之中,并无新事。二十多年前,谷歌曾发声谴责的微软反竞争行为,现在也切切实实发生在谷歌身上。       谷歌已占据了互联网搜索市场90%以上的份额,正如1998年美国政府起诉微软时,这家软件巨头占据了90%的操作系统市场份额一样。在美国建立垄断是合法的,法律基本上承认,如果你制造了比其他所有人都好得多的优势产品,这肯定对你有好处。不合法的地方在于利用这种垄断力量来扼杀竞争。针对微软的案件症结在于,它利用了Windows的垄断地位来扼杀网景公司(Netscape),当时后者的浏览器正在与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竞争。这一场世纪之案,不仅影响了微软的命运,也改变了科技行业的走向。       网景公司成立于1994年5月,依靠Navigator浏览器成为当时增长最快的软件公司。同年12月,网景上市,Navigator迅速占领了高达80%的浏览器市场,成为当时最流行的PC应用程序。       网景巨大的成功让微软恐慌,微软意识到,这可能彻底打破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微软之所以能控制整个微机产业,是因为操作系统是使用计算机无法绕过的接口,且微软的操作系统拥有比其他系统多得多的开发者和应用软件。而网景控制了人们通向互联网的接口,且它还可以用于苹果OS等其他系统,若微软不能将它夺回来,在互联网上就可能受制于人。       收购网景无果后,微软开始自己开发浏览器IE,并且在新发布的Windows95系统上预装,而网景却需要等到win95发布后才能开始开发适用于新系统的版本。虽然IE1.0非常粗糙,但免费和预装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微软还向戴尔等计算机制造商支付费用,在计算机上预装IE,使其从出厂就成为默认浏览器,这种行为明目张胆地反竞争,以至于微软在审判期间从未能够给出善意的解释,这最终成为它败诉的原因。       1996年,网景向法院起诉,称微软通过捆绑销售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利用其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非法获取浏览器市场份额。1997年12月,审理此案的法官杰克逊(Thomas Penfield Jackson)命令微软停止将IE与Windows95进行捆绑,避免因此导致的扼杀市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后果。但1998年,微软在推出Windows98时故技重施。       1998年5月,Windows98推出不满一个月,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的检察长对微软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微软滥用其市场力量来打压针对Netscape等公司的竞争。       在这场官司中,微软的内部邮件流出,“take away their oxygen supply”,“crush them”等措辞,破坏了整个科技行业的商誉,强化了微软令人反感的公共形象。  ...

  • 2024

    08-12

    谷歌败诉:杰出反成原罪?

    当地时间8月5日,美国联邦地区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裁定,谷歌因垄断网络搜索市场触犯法律,这是美国政府在一系列针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垄断诉讼中的首次胜利。 在长达286页的裁决书中,梅塔法官对谷歌在搜索引擎领域的垄断行为进行了详尽的事实认定和法律判断。仅在2021年,谷歌为使其搜索引擎成为智能手机网络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就支付了263亿美元,此举实际上阻止了任何其他竞争对手在该市场上取得成功。 美国司法部此前起诉搜索引擎巨头谷歌,称谷歌占据了在线搜索市场约90%的份额,以及智能手机市场95%的份额。诉讼文件指出,谷歌自2010年开始就“非法维持”其在搜索引擎领域建立的垄断地位,最主要的行为就是其与苹果公司的合作。谷歌方面以巨额费用为代价,换取苹果在旗下iPhone等设备的Safari浏览器中使用谷歌搜索作为默认搜索引擎,这成了美国司法部诉谷歌垄断的关键。 最初,谷歌和苹果之间关于默认搜索引擎的协议是在2020年秋季被《纽约时报》曝光。按照相关报道中的说法,苹果每年可从中获得约80-120亿美元的回报,并且这也是谷歌向外界支付的最大一笔款项。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谷歌给苹果的现金可能要比《纽约时报》在相关报道中估测的多得多。在去年11月的庭审中,谷歌聘请的经济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凯文•墨菲(Kevin Murphy)意外泄露,为了维持Safari将谷歌搜索设为默认引擎的现状,谷歌需要向苹果支付其在Safari上获得搜索收入的36%,而这一数字在后续的庭审中被证实为超过180亿美元。 经过了二十余年的迭代,谷歌搜索确实是目前最好用的传统搜索引擎,而苹果旗下的设备则在全球拥有十亿级别的保有量。成为苹果设备三大端口Safari(浏览器)、Siri(语音)和Spotlight(快速搜索栏)的默认搜索引擎,也就意味着谷歌搜索仅仅花费百亿美元的“买路钱”,就获得了数以亿计的用户。通过金钱收买,谷歌也成功扼杀了苹果自研搜索引擎的尝试。 苹果方面估算,为了运营一个全面的通用搜索引擎,除了当前的搜索开发支出外,每年还需额外投入高达60亿美元的资金。而谷歌在2020年底的评估则显示,苹果要复制谷歌当前的技术基础设施,至少需要耗资200亿美元。 在这次的反垄断诉讼中,也有苹果员工出庭佐证,苹果方面在2018年曾考虑过收购必应搜索,或是投资数十亿美元与微软成立合资公司来打造搜索引擎,但考虑到谷歌与苹果的默认搜索协议,此举必将影响与谷歌的关系。毕竟相比自研搜索引擎直面谷歌搜索,维持现状就意味着苹果每年可以“躺赚”上百亿美元。 无论是从花钱成为Safari的默认搜索引擎,还是以此遏制苹果自研搜索引擎的可能,谷歌和苹果的合作都在客观上加强了谷歌搜索的垄断嫌疑。 美国反垄断法在诞生至今的134年中,曾经历过黄金时代。它分拆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分拆了美国最大的电话通讯公司AT&T;金融寡头摩根公司在反垄断法的压力下,也被拆分成了摩根士丹利与J.P.摩根。通过简单粗暴的分拆,打破巨头的垄断地位,制造出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也让后来者们有了向上生长的空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IBM反垄断案。 1969年,美国政府将IBM为客户提供折扣价格的行为定性为掠夺性定价,并认为它从硬件、软件到支持部门的纵向整合,实质上是垄断性扩张。这场旷日持久的反垄断诉讼持续了13年。最终,在1982年,IBM以对外开放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和处理器为代价,避免了被分拆的命运。 也是因为这一事件,微软、苹果、惠普、戴尔等公司日后才得以成长为新一代的科技巨头。今天与反垄断法缠斗的大佬们,都曾是这项法案的受益者。 上世纪80年代,芝加哥经济学派开始在美国兴起。该学派认为,反垄断的目的是防止经济效率的损失,而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并不一定会导致效率损失。在效率至上、自由市场的理念影响下,反垄断法的黄金时期也随之结束。 事实上,在科技领域是否真的存在垄断,本身就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对一家传统公司而言,衡量其是否构成垄断相对简单直接,可以参考其收入、销售额在整个市场的份额。而社交网络是一个新兴市场,收入来源既有普通用户也有广告主,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去衡量市场份额,垄断地位也就无从谈起。 巴菲特在1993年首次提出了“护城河”的概念。他认为,一家拥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拥有很深的护城河。当护城河宽到无法逾越,这家公司就拥有了垄断市场的能力。 但特斯拉CEO马斯克认为,护城河的概念已经过时了。“真正重要的是创新节奏,这才是保持住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美国社会普遍认为数字行业存在高度的动态竞争性,因此科技巨头很难被认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它们的业务构成也更加复杂,这也意味着其在某一市场中的垄断定位难以被界定。 最近40年,美国反垄断法在效率和公平之中更倾向于选择前者。进入科技互联网时代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显著提升,简单地对一家企业进行拆分,或迫使其公开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初衷相悖,会损害一家企业的创新能力。对反垄断法而言,这种伤害是最大的掣肘。 谷歌全球事务总裁肯特·沃克(Kent Walker)表示谷歌将对这一裁决提起上诉。“这个决定承认谷歌提供了最好的搜索引擎,但得出的结论却是,我们不应该被允许轻易获得它。随着这一过程的继续,我们将继续专注于制造人们觉得有用且易于使用的产品”。 在审判中,苹果负责服务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埃迪·库伊(Eddy Cue)表示:“无论微软开价多少,苹果都不会考虑让必应成为Safari的默认搜索引擎。”这表明谷歌已经赢得了这种默认地位,尽管谷歌为此仍需支付大量费用。梅塔法官指出:“这凸显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谷歌已成为默认通用搜索引擎领域的唯一选择。” 不仅苹果,几乎所有科技公司也均视谷歌搜索为唯一的选择。就连财富500强公司,在默认搜索引擎的选择上也缺乏真正的替代方案。梅塔法官在裁决中一针见血:“谷歌明白,在默认搜索引擎问题上,其市场地位稳固,几乎没有竞争之忧,因为合作伙伴们深知,放弃谷歌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其提供的巨额收入分成——这往往是以数亿乃至数十亿美元计。因此,合作伙伴们反复权衡后认为,从财务角度出发,更换默认搜索引擎或寻求搜索产品上的更大自主权,均非明智之举。” 在庭审期间,微软CEO纳德拉(Satya Nadella)作证道,他担心这种主导地位将创造一个“谷歌网络”,而谷歌与苹果的关系则是“寡头垄断”的。如果谷歌的势头不被压制,那么它很可能在开发人工智能的竞赛中也占据主导地位。 谷歌CEO皮查伊(Sundar Pichai)则在证词中反驳道,谷歌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好的服务。用户选择在谷歌上搜索是因为觉得它很有用,而且该公司一直在投资以使其变得更好。 对此,政府方面辩称,谷歌通过支付上百亿美元成为消费者设备上的自动搜索引擎,剥夺了其竞争对手建立与其搜索引擎竞争所需的规模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谷歌收集了更多关于消费者的数据,这些数据被用来使其搜索引擎变得更好、更占主导地位。 人工智能搜索或许预示着未来,但这一未来尚未触及现实,至少在反垄断法的审视下是如此。梅塔法官写道:“人工智能或许终将从根本上颠覆搜索领域,但这一进程绝非一蹴而就。当前,人工智能尚无法全面替代搜索的基本组成部分,即网络爬取、索引与排...

  • 2024

    08-05

    “仅退款”之火,烧到了Temu大本营

        7月22日发生的跨境卖家Temu总部维权局部事件,在29日已经发展为数百名商家聚集维权的集体行动。据到场的媒体统计,不断汇集的卖家总数超过800名,多数是来自广东地区的外贸商家,有部分卖家涌入了位于广州番禺区万博CBD奥园国际广场的Temu总部办公区,寻找有关负责人交涉维权诉求,希望Temu能够退还近期扣除的大额押金、罚款,以及部分被冻结的货款,一度导致Temu总部暂停正常运营。截至7月29日,有商家提供统计数据,售后扣罚及售后预留金额约为1.38亿元,涉及407家商户。其中大多数是中小商家,难以承受如此大的金额。     危机不是突然爆发的。吐槽Temu罚款机制的卖家争议,年初就已经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酵。半年多时间,从网上吐槽到部分卖家维权再到总部集体维权,维权行动愈演愈烈。     Temu在海外的狂飙有目共睹。去年12月,Temu的独立访客量已经达到4.67亿,在海外仅次于亚马逊。截至今年7月,Temu已进驻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Temu的销售额猛增至200亿美金,超过了2023年全年180亿美金的销售额。     平台成立初期,需要大量铺货来完成初期积累,商家的准入门槛也相对较低。在Temu强大的流量吸引下,义乌等地区的箱包服饰、日用百货商品卖家大量进入,以极低价的白牌标品迅速爆单。卖家不断涌入,订单量不断攀升,站稳脚跟的Temu就不再那么亲和了。     由于海外市场环境不同,法律对消费者保护力度很大,加之海外退货成本更高,Temu执行了很严格的罚款制度以规避自己的风险,其规则包括多个方面,比如产品质量不合格、延迟发货、售后服务不到位等,最终罚款的解释权归平台所属,卖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     对卖家的严苛规则,是Temu维持狂飙速度的进攻手段。以物流服务为例,Temu作为新兴平台尚处于用户口碑教育期,而在海外耕耘多年的亚马逊早已搭建起了成熟的服务体系与完善的仓储配送系统,消费者对Temu配送的满意度远低于亚马逊。     为了赶上对手,Temu规定订单需要在7天内交付给客户并签收,错过时效罚款40元,但很可能商品总利润都没有40元。今年3月份,Temu开始全力推广半托管模式,即平台负责销售,卖家自己负责运送商品,适用于具备成熟的海外本土履约能力的跨境商家。     这种模式某种程度上缓解了Temu的物流压力,把它转移到了卖家身上。商家自选的尾程物流被一刀切为“7天内必达”,但即便卖家第一时间发出商品,由于一些原因消费者也无法在7天内签收,罚款则总是如期而至。     2023年下半年,Temu对商家合作协议的《售后服务规则》进行修订,提出对平台判定为质量问题的商品,平台有权要求卖家按总价的5倍支付售后赔付金,但关于“质量问题”的描述十分粗放,该规则被视为一刀切的霸王罚款。     今年1月,Temu将上述5倍罚款调整为“根据产品品质分数划分罚款金额”,但平台对“品质分”的打分标准也并未做出明确说明。     今年5月以来,Temu的售后判罚从原来的数周处理一次更新为按天处理,节奏明显加快,促使卖家们焦虑加剧。7月23日,Temu再次上线新规,为了保证平台商品质量,专门给卖家定制的新罚款机制,成为引爆这次大规模维权的导火线。     处罚标准共有两档,其一若涉嫌违规的商品金额较少、质量问题较轻,可按照1000 -10000元不等取整处罚,存在罚款上限;其二若违规商品较多、质量问题较为严重,则将按照申报价格与近一个月销售件数相乘确定罚款,或者以1000元为基数与近三个月的备货单数量相乘确定罚款。平台的处罚金额不设上限,甚至会选择执行罚款金额更高的标准。     据报道,维权商家中被Temu扣罚、冻结的金额从数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部分销售额数千万元的商家遭到扣罚的金额可达数百万,扣罚比例近10%。不少商家因此出现亏损、流动资金短缺、无法维持经营运转等情况。     由于新规落地将覆盖全品类,且执行落地速度较快,给予商家们的反应时间不足,致使其未能及时做出全面调整就遭遇巨变,也成为了这次线下维权的推动因素。     在商家看来,Temu平台在利用国内供应商讨好部分钻漏洞的海外消费者,业内称为“线上零元购”。在TikTok等海外社交媒体上,已经形成社群分享“线上零元购”的办法。现在的情形与当初平台招商宣传的大相径庭,许多商家因为罚款根本赚不到钱。     跨境电商因售后退换货而产生的跨境物流流程较复杂且成本较高,致使多数在Temu上单价较低的商品,实际上可以享受90天“不满意全额退款但无需退货”的售后政策。“仅退款”政策初衷或许是为增进消费者体验感,但实际操作中却可能产生不公平,尤其在部分消费者以及黑产从业者恶意利用此政策时,问题更为突出。     消费者还可以因为收货尺码与实际不符等质量问题单方面提出退货申请,而平台在判定后,并不会向商家提供具体的标准。由于Temu罚款的强滞后性,有些罚款在交易半年甚至一年后作出,导致商家也没有止损纠错的空间。     而且在判定赔付货款后,商家侧还会产生另外一笔被冻结的款项,名为“售后预留金”。Temu没有对卖家公示每笔退货的实际赔付金与售后预留金的换算关系,也没有告知在冻结多久以后这笔钱会被返还。根据实际冻结的金额结果,卖家们估算,这笔钱平均是罚金的2-3倍。     罚款机制的不透明,成为压垮卖家的最后一根稻草。卖家只知道平台有规则,但不知道某次罚款违反了什么规则,即便之后知道自己违反了哪些具体规定,但是平台的规则更新较快,学习规则的时间成本太高,使得卖家难以提前规避风险,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除了直接经济损失外,卖家还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物流时效性以及仅退款等多种规定在实际操作中过于苛刻,尤其是考虑到一些消费者恶意薅羊毛的行为。而规则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能保持公平?是否对中小商家和大商家一视同仁?等等问题,都成了冲突的焦点。     “仅退款”最早起源于美国亚马逊推出的“退款不退货”服务,旨在通过减少退货流程来鼓励消费者下单。以美国市场为例,主流零售行业的参与者们,无论是线上的亚马逊、eBay,还是线下的梅西百货、山姆会员店等,其售后服务都远比中国要卷。之所以在他们那儿运行顺畅,是因为“仅退款”的成本已经充分被考量进企业的成本。     拿Costco来说,过了圣诞假期已枯萎的圣诞树、因为孩子长大用不上了的玩具、咬了一口不合胃口的食品等等,都可以拿来退货退款,但这看似宽...

  • 2024

    07-08

    打不过,就加入?亚马逊终将卷入低价竞争

    面对来自中国电商的低价竞争,亚马逊终于坐不住了。 据悉,亚马逊计划推出销售低价服装和家居用品的线上商店,将直接从中国向海外客户发货。低价商店是一个专门提供白牌类时尚、家居和生活用品类目的商店(其他品类未来或逐步开放),会在首页设置一个“低价商店”的独立板块入口,底层技术框架和主站相同,但页面的呈现方式略有区别,供应商后台管理也与主站通用。低价商店内部显示品牌,选品要求围绕低价、低重量及安全性。 这很难不让人想到竞争对手Temu和Shein的定位:以低价的服饰和百货小商品见长。 目前亚马逊低价商店采用的是邀请制,由亚马逊在中国运营的仓库进行履约配送,预计在9-11天内将商品直接送达顾客手中,相较于标准的FBA(Fulfillment By Amazon,由亚马逊履约)服务,端到端履约环节可节省高达45%以上的成本。 新项目将于今年夏季开放注册,秋季接受商品入库。尽管非常低调,但巨头的一举一动仍在业内迅速引起广泛讨论。 让我们提取几个关键词:白牌低价、时尚家居生活用品、由亚马逊负责履约,无一不与Temu的全托管业务重叠。不同的是,卖家拥有选品权、定价权和活动参与权,站内外的推广服务都由亚马逊负责,同时收取卖家佣金。在业内看来,该项目模式是Temu的升级版。 值得一提的是,低价商店低于3美金的产品将实行退款不退货,终于全世界都被卷入了拼多多模式! 对亚马逊推出低价商店的动机有着多种猜测,普遍的观点是,这是亚马逊对Temu、Shein等中国跨境电商的反击战。 拼多多在2022年推出Temu,充分利用了拼多多的供应链,向美国出口中国制造的日用品等,打着低价的大旗火速杀出一片天地,其领衔的全托管模式,更掀起一股以出海四小龙为主导的极致性价比浪潮。 在美国,进口货物申报价值低于800美元时可以免除关税,并且无需申报原产地等信息。不论是Temu还是Shein,都是这项豁免规则的最大受益者。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高达10亿个包裹通过“最低限度条款”进入美国,其中三分之一来自Temu和Shein。 近期美国清关政策出现收紧迹象,来自中国的低货值商品成为重点查验对象,有美国议员呼吁终止此项免税待遇。随着政策风险的加剧,2024年Temu已经将战略中心从美国转向其他地区,如欧洲、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在这一时间节点上,亚马逊积极布局低价,想要争夺的可能正是被Temu吸引的价格敏感人群。 目前亚马逊尚未明确是否同样利用规避关税的框架,其发言人表示,“我们一直在探索与销售合作伙伴合作的新方法,以更多选择、更低价格和更多便利取悦我们的客户”。 Temu之所以能够奠定绝对的低价优势,离不开全托管的保驾护航。通过这一去中间商化的模式,Temu得以整合国内优质供应链,快速集结货源深厚、具备自主生产能力的工厂型及工贸一体型卖家,凭借高度中心化的管理体系实现成本的极致压缩。 作为全球电商霸主的亚马逊,长期占据龙头地位,但面对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的凶猛攻势,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市场份额也遭到了一定蚕食。 性价比也是亚马逊赖以生存的重要发展逻辑。其制定了一套用于约束商家定价权的公平定价政策,通过价格搜索算法检查平台上销售的产品是否与竞争对手的价格相当。 面对疯狂烧钱、极致低价的Temu,亚马逊起初并不愿与之正面碰撞,曾宣布Temu并不符合其定价政策的执行标准,因此将Temu从价格算法中移除。 据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发布的预测数据,2024年亚马逊将占据美国零售电商销售额的40.4%,达到约4916.5亿美元的惊人规模。而Temu在2023年的GMV在140-160亿美元规模,外界传出的2024年Temu GMV目标也不过在300亿美元。 市占率达四成的亚马逊,本不会如此焦灼,然而更多方面的动作都显示出亚马逊逐渐扛不住Temu和Shein等的来势汹汹。 据研究公司Apptopia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消费者在Temu上花费的时间几乎是在亚马逊等主要竞争对手APP上花费时间的两倍。年轻用户每天花在Temu上的时间达19分钟,而且有持续增加的势头。 对中国商家资源的抢夺也已臻白热化。Temu和Shein今年都开始重点推行半托管业务,旨在寻找在海外有仓储能力的跨境电商,直言欢迎亚马逊品牌商家入驻半托管,已有99%的亚马逊中小卖家坦言考虑进驻其他平台。 当突围低端市场后,下一步Temu、Shein们必然会向高价市场进军,动摇亚马逊的根基。战争已经逼近核心地带,亚马逊必须回击了。 白牌低价和小包直邮的新尝试都表明,亚马逊对Temu等新兴跨境电商平台的动作不再如去年那般亦步亦趋,而是正面迎击,重新争夺白牌商家——此前,他们恰是被亚马逊遗忘甚至要“清洗”掉的群体。 早在今年2月,亚马逊便率先于印度试水,推出一个名为“Bazaar”的特别商店,专注于销售未品牌化、时尚及生活方式产品,且定价将低于600印度卢比(约7.2美元)。通过这一低价商店,亚马逊意在触达追求性价比的中低消费人群,从而与本土电商平台抢夺市场份额。 即将在美国站推出的低价商城,在模式以及逻辑上与Bazaar一脉相承。可以推断,面对Temu等平台的低价冲击,亚马逊发力下沉市场酝酿已久。 纵观亚马逊去年的策略,不是没有对“低价商品”动心,只是动作保守,拉不下姿态。 去年6月,亚马逊宣布将Temu排除在其价格搜索算法之外,暗示不会参与到Temu的低价比拼中,但同时推出了“平台补贴”、“大额折扣”等折扣活动,具体折扣由亚马逊提供补贴。8月,亚马逊推出配送费改革,对价格低于10美元的商品提供较低物流费率,同时提升配送时效。这一政策被认为是鼓励低价商品。12月,亚马逊下调服装类目的佣金,潜台词是让服装卖家下调产品均价。 此外,亚马逊去年年底推出亚马逊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Supply Chain by Amazon),该模式类似半托管。 今年以来,亚马逊进一步在服装等多个类目的商品管理中降低佣金。1月,亚马逊在美国站下调低价服装类商品佣金比例,随后延展至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站。5月24日,亚马逊宣布自6月1日起,针对单件价格低于750日元的商品,日本站销售佣金下调至5%。 对不少卖家而言,亚马逊推出低价商城喜忧参半。 白牌战术、低定价,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内卷程度。尤其对于主站的FBA卖家而言,需承担库存、广告、仓储物流等多项成本压力,一旦低价商城大规模开放入驻,主站产品或将面临极大的低价冲击。 不过也有卖家认为,一方面,低价商店将主要销售无品牌产品,这对白牌商品而言是个巨大的机会;另一方面低价商店客群仍与亚马逊主题重叠,因此可以作为测款渠道,减少测款成本并实现快速出款。这相当于提供了一个背靠巨头的新销售渠道,与Temu相比,还增加了商家定价的自主权。 整体而言,亚马逊推出低价商店并不仅仅在于同Temu展开低价攻势。在主站走品牌培养路线,打造品牌护城河的基础上,低价商城这一崭新的流量入口则将触角伸向白牌产品,触达更广阔的消费人群,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为市场提供更多维度的选择。 从目前流露出的规定来看,亚马逊仍然保持着自身的节奏和对平台的定位。 低价商店的售价要求在20美元以内、低重量,由亚马逊负责站内外广告推广,收取卖家佣金(费率与主站保持一致)。目前仅开放时尚、家居、生活...

1 2 3 4 5
[  共  5  页]
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并想了解更多详情,请在此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您。